K-Means算法的伪代码如下所示:
创建k个点作为起始质心(经常是随机选择)
当任意一个点的簇分配结果发生改变时
对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
对每个质心
计算质心与数据点之间的距离
将数据点分配到距其最近的簇
对每一个簇,计算簇中所有点的均值并将其均值作为质心
import kMeans
from numpy import *
dataMat = mat(kMeans.loadDataSet('testSet.txt'))
min(dataMat[:,0])
min(dataMat[:,1])
max(dataMat[:,1])
max(dataMat[:,0])
kMeans.randCent(dataMat, 2)
kMeans.distEclud(dataMat[0], dataMat[1])
reload(kMeans) #注意在写kMeans的时候,重新计算centroid的循环与计算每个点最近质心的循环平级,而不是嵌套(即注意缩进)
dataMat = mat(kMeans.loadDataSet('testSet.txt'))
myCentroids, clustAssing = kMeans.kMeans(dataMat, 4)
print shape(dataMat)
print shape(dataMat[:,0].flatten())
dataMat[:,0].flatten().A[0]
myCentroids
myCentroids[:,0].flatten().A[0]
myCentroids[:,1].flatten().A[0]
K-Means算法会收敛,但聚类效果也可能会较差。原因是K-Means算法收敛到了局部最小值,而非全局最小值。
一种用于度量聚类效果的指标是SSE(Sum of Squared Error, 误差平方和),对应代码kMeans.py中kMeans函数的clusterAssment矩阵的第二列之和。
SSE值越小表示数据点越接近它们的质心,聚类效果也越好。因为对误差取了平方,所以更重视那些远离中心的点。
一种肯定能降低SSE的方法是增加簇的个数,但这会违背聚类的目标。聚类的目标是在保持簇数目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簇的质量。
对于K-Means算法陷入局部最小值的情况,有以下的改进方法。可以对生成的簇进行后处理,将具有最大SSE值的簇划分成两个簇。(具体实现时可以将最大簇包含的点过滤出来,然后再上面继续运行K-Means,k值取2)
为保持簇总数不变,我们可以合并两个簇。有两种可以量化的方法:合并最近的质心,或者合并两个使得SSE增幅最小的质心。第一种方法通过计算所有质心之间的距离,然后合并距离最近的两个点来实现。第二种方法需要合并两个簇然后计算总的SSE值,但这种方法需要尝试所有可能的两个簇,不断重复该处理过程,直到找到合并最佳的两个簇为止。
该算法的提出是为了改进K-Means算法。
该算法首先将所有点作为一个簇,然后将该簇一分为二。之后选择其中一个簇继续进行划分,选择哪一个簇进行划分取决于对其划分是否可以最大程度降低SSE的值。上述基于SSE的划分过程不断重复,直到得到用户指定的簇数目为止。另一种做法是选择SSE最大的簇进行划分,直到簇数目达到用户指定的数目为止。
二分K-Means算法的伪代码如下:
将所有点看成一个簇
当簇数目小于k时
对于每一个簇
计算总误差
在给定的簇上面进行K-Means聚类(k=2)
计算该簇一分为二之后的总误差
选择使得误差最小的那个簇进行划分操作
reload(kMeans)
dataMat3 = mat(kMeans.loadDataSet('testSet2.txt'))
centList, myNewAssments = kMeans.biKmeans(dataMat3, 3)
centList
centList[0][:,0]